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20141106 今日學習

看到蛋堡分享一篇文章,非常認同文章的內容,讓我想起鄭捷事件發生時,為何我會支持廢死,你必需要靈魂提昇到一個程度,你才能看出每個憤怒暴力後面,那個拼命哭拼命哀嚎,聲嘶力竭的求救聲
看到大叔老莫的動態留言,我喜歡他所說的
  • happiness is only real when shared .
看到沈易霖老師分享這段影片,一位老師從大學時補教名師到決定走向偏鄉,發揮創意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熱忱,進而成為自己的主人,真的太正了這段影片
讀了一篇還不錯的文章,讓我想起大學時偶爾讀原文書,大部分時間都拿來讀閒書探索自我,與來到這世界的意義

學習CSS的ID、class、span、div、grouping、nesting

參考mike-map的index.html,一邊學習需要哪些HTML5與CSS的知識,看到這篇文章發現,可以把CSS風格寫在另一個外部檔案,然後
在這篇我們知道可以用<link> tag來從外部import進來.css來當作style sheet華麗大衣
  • Each page must include a link to the style sheet with the <link> tag.
由上數來第二個paradigm可以看到,類似我們在index.html裡出現的body{...}。不過要注意的是,.css檔裡面不能有html tag

另外也可以透過<style> tag直接寫在.html檔裡,寫成<style>body{...}</style>,在Internal Style Sheet這節的paradigm裡可看到,它是在<head>...</head>裡包入<style></style>,我回去看了一下index.html,它是把<style></style>寫在最前面,之後才寫<script>渲染動畫</script>。

於是我就去測了一下,發現就算不把<style> tag寫在<head></head>裡也可以,甚至寫在</html>之後也可以


參考mike-map的index.html,可以知道自己需要寫些什麼,在讀code時常看到#、@之類的東西,不知道它事幹嘛的,後來估狗發現Wiki裡就有說明了
在此讀到CSS全名cascading style sheet,cascade的意思是階層狀的瀑布。另外在這篇才知道,CSS裡的註解無法用傳統的//,但是可以用/**/,意即/*...註解內容...*/,從中我們也知道#elementname,#這符號英文讀作hash (from Hashtag - Wikipedia),在CSS中代表我們的ID,對於這篇文章中的class與ID,解釋的還不夠清楚,找到了另一篇文章
(以下內容11/9更新)
首先來談談spandiv這兩個tag(或稱之為element)有什麼不同吧。一開始的時候我閱讀CSS DIV 與 CSS Span - 1Keydata CSS 語法教學這篇,試圖去理解他們的差異,只知道兩者都是可以讓我們顯示出一個區域,然後在這區域裡放我們想要的文字,但是仍然難以體會其中的差別,後來改讀這篇文章
在這篇文章知道,span主要是拿來處理in-line,也就是只有一行的一小段文字,若是想處理block-line,也就是有一個區塊,較多的文字時,可以改用div這個element。div也就是division,division當作名詞時有分割、分開、分配、區域的意思。由於好奇,我也去查了一下sapn的意思,根據奇摩字典span當作名詞:跨度、指距、全長;動詞:橋、拱等、橫跨,跨越、以指距量、測量、持續、延伸到。

對於CSS語法的學習一開始是讀CSS 語法這篇,但老實說我還是較喜歡英文的這篇
下面這段文字非常地清楚解釋了HTML tag與CSS的關聯,這篇文章也另外介紹了CSS裡面的長度與百分比:px、em、pt、%個代表什麼
  • Whereas HTML has tags, CSS has selectors. Selectors are the names given to styles in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yle sheets.
但是只是這些還是不夠,所以我們繼續讀下一篇資料
喔喔喔,這篇很正,它解惑我長久以來的盲點。
  • In the CSS, a class selector is a name preceded by a full stop (“.”) and an ID selector is a name preceded by a hash character (“#”).
  • The HTML refers to the CSS by using the attributes id and class. 

在這篇文章它提到id與class的差異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ID and a class is that an ID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one element, whereas a clas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more than one.
簡單來說就是,ID (“#”)只能用一次,class(“.”) 可以重覆使用

(以上內容11/9更新)

(以下內容11/10更新)
在11/9的內容,我們已經知道了CSS的基本觀念,再來我們要更進一步學習,來簡化我們的code
閱讀這篇知道,Groping可以把不同selector但相同的property寫在同一行,透過逗號","來分隔各個selector,以此來簡化我們的code。
  • You can simply separate selectors with commas in one line and apply the same properties to them all so

另一個有趣的做法Nesting,是直接在定義selector的properties時,就直接指派給所要用的tag。它的做法是在一個div裡,定義一次ID,然後讓這div裡不同的段落文字p、h1、2...etc都可用#IDname p、#IDname h1、#IDname h2,在客製的#IDname tag裡,properties可以不同於一開始在div所定義的ID
  • If the CSS is structured well, there shouldn’t be a need to use many class or ID selectors. This is because you can specify properties to selectors within other selectors.
(以上內容11/10更新)

在這篇文章中,開始解構CSS Model
看到一篇文章滿有趣的,介紹html tag 與 body tag的意義
首先它先介紹div tag裡的overflow這property作為引子,透過div tag可以創建一個框框:
<div style="....; overflow:visible"> ...內容... </div>
  • 如果paragraph超出框框,依舊會讓你看見
<div style="....; overflow:hidden"> ...內容... </div>
  • 如果paragraph超出框框,依舊會讓你隱藏
<div style="....; overflow:auto"> ...內容... </div>
  • 如果paragraph超出框框,就會產生scrollbar,產生捲軸上下平移來看
有了overflow:auto的概念後,它的概念就像html與body一樣,body是你的網頁全部的內容,但礙於螢幕大小有限,所以只能顯示部分內容,也就是我們螢幕的大小,而這符合螢幕大小的內容就是html

1 則留言:

  1. Learning Web Design and see it easiest and the cheapest one just try it now
    Html tutorial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