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41114 的紀錄,繼續更新20141113 今日學習的進度,學習DOM。學習完DOM後,要繼續學習自定義的pseudo classes
可惜的是依舊沒有完成學習DOM,只好明天11/16繼續了。
柯P爆炸帥氣的演講
我最喜歡下面這段
事實上我這次去美國,我到矽谷去看你知道嗎,我去矽谷和史丹佛大學看看,其實我還是有很多感觸。
- 我去矽谷的時候,我就問說:矽谷為什麼會成功?有幾個秘訣:事實上,史丹佛大學開課,他是按照矽谷產業的需要去開課。我聽到那個史丹佛大學的教授在跟我講那個的時候,坦白講我內心有、震了一下。覺得滿慚愧的。因為我在台大也是當教授,我後來發現我們教的跟整個社會都脫節,所以噢、應該是整個大學的開課應當是社會需要什麼、產業需要什麼我們就開什麼樣的課。
轉貼台灣吧的報導時發了一則動態,與小賴有深度地討論,也觀賞了一段精彩的TED演講
- 看完這段演講讓我想起這幾天在思考的事,有時遇到價值觀衝突時,無論是自己或是對方都有可能脫口而出「我無法理解你的想法,怎麼有人會這樣想」,若雙方出現這樣的對話,我總覺得不太好,今天看完這演講,我更加確信,沒必要覺得"對方無法理解你或你無法理解對方"是一件糟糕的事,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邏輯思維、思考模式根本性地不同也是理所當然的,真的沒必要評論無法理解對方或被評論自己無法被理解,想法不同,OK,無法接納,OK,但至少要能夠尊重與包容你我的不同
台灣這種海島環境,若要往海外發展跨國企業,企業裡的人更該要看過這段演講與理解你所說的。
會想到這是因為先前曾聽聞台大呂世浩老師在Coursera開的秦始皇,修課人數超過45000人,成為目前網路排名第一的中文課程。中國現在的環境充滿競爭,每每在新聞看到中國學生為了爭第一,連殺害同學的事都做得出來,狼性嚴重,這種競爭鬥爭心讓我想起呂世浩老師談秦始皇時,從始皇帝的崛起到衰敗的過程,非常值得處在高競爭的現在中國的環境與鬥爭文化,這應該算呂世浩老師的課"符合"現代中國人的"文化",所引起的迴響
相同的概念,若一個外來企業想打入一個國家,應該先探討這國家的文化,如這段TED影片所講的,這樣才能少走較多冤枉路,而制定正確的策略。
讀了洪士灝的一篇文章:追求快樂人生的工程師。在此節錄我對這篇喜歡的幾段話
- Sani在週一見到我時,劈頭就問,你最近有寫程式(coding)嗎?用什麼程式語言寫?這像是禪宗在提話頭、打機鋒,但對話細節就不足為外人道。他說他現在每天要寫三個小時的程式,一方面為了工作,一方面樂趣良多。我之前時跟大家提過一句標語:「改變世界最快的方法,就是寫程式」,我跟他說我在提倡程式教育,而且要提倡這些,必須由教授自身做起。
- 我邀請他來我的場子演講,希望讓學生受惠。我認為,真正務實的國際化,不是請一堆大師來演講一些偉大卻對學生來說是遙不可及的研究成果,也不是校際之間彼此建立所謂的姊妹校、教授組團互訪的形式化的績效。學校「國際化」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我們如何讓許多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直接感受外國的學術、文化,乃至於有那個見識、雄心、氣度去思考如何走出這個在很多方面還是頗封閉的島嶼,去開創自己和國家的未來。這些不是找些人來,或是出國遊歷幾週,膚淺地在形式上「交流」就行的。
- 尤其是學生,不要只顧著眼前的利益,也不要有那種「覺得拿到學位就不必再學習了」的錯誤觀念。不要笑,我們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當年,也被這些錯誤觀念所誤。要明白傳統教育所包藏的禍心:讀書為考試,考試為功名,功名為利祿。搞到後來,沒錢的人不高興,有錢的人就真的高興嗎?
- 作為研究生,做有意義的研究,應該是件快樂的事。如果不快樂的話,或許該趁還來得及的時候,研究一下如何追求快樂人生。你我的人生不同,我不能告訴你如何做,所以這是每個人自己的研究課題。工程、數理、哲學、宗教,是輔助研究的知識和工具;財富、名位、德行,頂多只是研究的資糧;心性和氣質,是研究者的境界,但非究竟。快樂是什麼?是人生中最關鍵的研究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